“一天好几百斤可以采的,这个收入还可以吧。”今年已经58岁的周姨笑着告诉记者,过去一年只采春、夏两季茶的她,这几年也采起了秋冬茶,卖鲜叶一天能有上百元的收入。“浙有龙井,湘有金井”,近年来,长沙绿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,而这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金井绿茶。周末天气晴好,记者走进长沙县金井镇,“茶乡小镇”果然名不虚传,依旧茶田绿意盎然,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茶香。再往里走,头戴草帽、肩挂竹篓的茶农们正忙碌不停,双手在茶尖上飞舞,一弯一提,进行秋冬茶最后一次采摘。山头时不时有茶农出没,在为茶树修冠、增肥、深翻改土,为茶树来年春季积蓄养分进行着准备。
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中部(湖南)农业博览会上,长沙市茶业协会组织了20家茶企以“长沙绿茶”统一形象集体亮相此次农博会,让人眼前一亮。“长沙绿茶”作为长沙地区茶叶区域公共品牌,近年来,在政府、行业组织、茶企等共同努力下快速崛起,正在成为高端绿茶杰出代表。长沙绿茶“一廊三片”的茶产品已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此次农博会上,“长沙绿茶”携手抱团参展,品牌茶叶馆显得比较“高大上”,长沙绿茶展台设计颇有特色也颇为打眼,相对其他展馆,这里比较清静,大部分都是专业采购商在用心品茶和小声洽谈。
近年来,长沙市委市政府将长沙绿茶作为“一县一特”农业产业予以重点扶持,市、县两级强力推动,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坚持工业化理念、全产业链思维,启动建设了一批重要项目,推动了绿茶产业在生产规模、产品质量、综合产值等方面实现较快提升,长沙力争用5年时间,建成标准化优质茶园10万亩以上,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,着力将“长沙绿茶”打造成农业特色支柱产业。
长沙市茶业协会会长周长树表示,近年来,金井茶业的秋冬茶占领海外市场、销路逐渐打开,采摘秋冬茶也随之普及,茶农也相应增加了一份茶叶收入。长沙县金井茶厂创建于1958年,迄今已有60年的历史。2008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,成为了湖南省茶叶行业第一个通过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;2016年9月,金井茶叶被评为“湖南老字号”,成为长沙县第一个“湖南老字号”。当前,金井茶园作为农业农村部茶叶标准园,全部实现欧盟标准、有机茶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种植与加工。并与湖南农业大学、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技术标准不断完善,产品质量不断提升,已经成为湖南最具代表性的绿茶品牌之一。为深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金井茶业集团还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长沙县金井镇建成了集体验、教育、旅游为一体茶旅融合产业示范园,重点完成了3000多平方米茶文化展示中心、2000亩金茶公园、1000多平方米茶叶迷宫、500平方米金井茶叶非遗手工制茶传习所、600平方米书画名人写生馆、1000平方米自然茶馆、4公里健身步道等相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防疫工作持续开展。春季应是一年茶最好的时候,却遭遇采摘、生产成本增加,流通环节不畅,消费能力下降,市场开春就迎来当头一棒。尽管今年受疫情的影响,企业面临了一些困难,金井茶业始终坚守茶人精神,注重茶叶品质,把控市场售价,保质、保量的完成产品生产。统计显示, 2018年,长沙市共有茶园面积约23.2万亩,综合总产值近60亿元。“‘长沙绿茶’作为后起之秀,力争用3-5年时间,全市茶园面积突破并稳定在23万亩以上,茶叶产量达到10万吨,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。”周长树希望,“长沙绿茶”各企业能整体抱团发展、良性竞争,共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,像“西湖龙井”一样做成一个知名的公用区域品牌。